- 關于塑料螺絲 ,你真的了解嗎 2023-07-14
- 緊固件基礎知識FAQ(四)| 你一定要了解的8個緊固件基本常識 2023-07-03
- 法士威2023年第二季度工作總結Party圓滿落下帷幕 2023-07-01
- 法士威2023第一季度工作總結 part,圓滿收官 2023-04-02
深圳市法士威精密零件有限公司
文章出處:企業文化 網責任編輯: 法士威精密零件 閱讀量: 發表時間:2025-11-07
在孔門的課堂上,我們能看到最生動的教育現場:
他會先批評子路“彈瑟難聽”,又立刻為他解圍,說他已經“升堂”只是未“入室”(11.15);
他會用“過猶不及”四個字,點破子張與子夏的性格弱點,道出中庸的至高智慧(11.16);
但當弟子冉求為虎作倀、盤剝百姓時,他竟震怒地宣布“非吾徒也”,并號召大家“鳴鼓而攻之”(11.17)。
這三章,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既有溫情、又有智慧,更有雷霆之怒的立體孔子。

主講老師:Quick Luo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仲由(子路)彈瑟,為什么在我這里彈呢?”孔子的其他學生因此不尊敬子路。孔子便說:“仲由嘛,他在學問上已經達到‘升堂’的水平了,只是還沒有‘入室’罷了。”
【解釋】本章展現了孔子高超的教育藝術和護犢之情。他起初批評子路彈瑟技藝不佳、不合雅頌,是直言不諱的“嚴”。但當發現批評導致其他弟子輕視子路時,他立刻出面補救,用“升堂”、“入室”的比喻肯定子路的學業已有很深造詣,只是未達最高境界。這是維護弟子尊嚴的“慈”。

【譯文】子貢問孔子:“顓孫師(子張)和卜商(子夏)誰更賢能?”孔子說:“子張做事往往過頭,子夏做事往往不夠。”子貢說:“那么是子張更強一些嗎?”孔子說:“過頭和不夠是一樣的。”
【解釋】這是中國哲學史上里程碑式的對話。孔子指出兩個學生的性格弱點,一“過”一“不及”。當子貢慣性思維地認為“過”比“不及”好時,孔子擲地有聲地提出了 “過猶不及” 這一核心智慧。它強調事物有其恰當的限度,超出和達不到這個限度,同樣都是缺陷。

【譯文】季氏比周朝的公卿還要富有,而冉求(冉有)還替他搜刮錢財來增加他的財富。孔子說:“(冉求)不是我的學生了,你們這些學生可以大張旗鼓地去聲討他。”
【解釋】此章展現了孔子在原則問題上的零容忍態度。季氏作為大夫,富超公爵,本就是僭越。冉有作為孔門高弟,非但不勸諫,反而利用自己的政事才能為其“聚斂”,這直接違背了孔子“仁政愛民”、“斂從其薄”的政治理想。 “鳴鼓而攻之”是孔子最憤怒、最決絕的表態,他將冉有的行為視為對師門理念的背叛。

總結:
這三章猶如三面鏡子,照見孔子完整的教育家形象:
對子路,是 “嚴慈并濟” 的個性化教導,保護自尊,激勵進步;
對子貢,是 “哲學點撥” ,傳授“過猶不及”這一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處世法則;
對冉求,則是 “清理門戶” 式的雷霆之怒,守護著“仁政愛民”不可動搖的底線。
由此可見,孔門之學,既是智慧的學問(中庸),也是做人的學問(激勵與包容),歸根結底,更是道德的學問(原則與底線)。這或許就是儒家思想能照亮千年的原因:它既教你如何成功,更教你如何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