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關于塑料螺絲 ,你真的了解嗎 2023-07-14
- 緊固件基礎知識FAQ(四)| 你一定要了解的8個緊固件基本常識 2023-07-03
- 法士威2023年第二季度工作總結Party圓滿落下帷幕 2023-07-01
- 法士威2023第一季度工作總結 part,圓滿收官 2023-04-02
深圳市法士威精密零件有限公司
文章出處:企業文化 網責任編輯: 法士威精密零件 閱讀量: 發表時間:2025-11-13
你是否曾困惑于如何看懂他人的真實模樣?是否在自我成長中糾結于 “保持個性” 與 “精進修行” 的平衡?兩千多年前,孔子早已用寥寥數語,點評弟子性情、點撥識人之道。從 “柴也愚,參也魯” 的個性速寫,到 “回也庶乎屢空” 與 “賜不受命貨殖” 的反差對比,再到 “不踐跡不入室” 的修行忠告、“論篤是與” 的識人警醒,這 4 章論語藏著穿越千年的處世密碼,今天我們一起解鎖其中的智慧。

本周論語主講老師:Sunny Sun
【原文】11.18 柴也愚,參也魯,師也辟,由也喭。
【譯文】高柴愚笨,曾參遲鈍,顓孫師過于逢迎,仲由粗俗。
【解釋】孔子對四位弟子的性情做了精準點評:高柴(柴)略顯愚鈍忠厚,曾參(參)樸實憨厚、反應稍緩,顓孫師(師)行事偏激、不夠穩重,仲由(由,子路)則勇猛直率、言辭剛猛。這并非批評,而是孔子對弟子個性的客觀洞察 —— 每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特質,沒有完美的性情,只有清醒的認知與適度的修正。

【原文】11.19 子曰:“回也其庶乎,屢空。賜不受命而貨殖焉,億則屢中。”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顏回的道德學問差不多了吧,(卻)常常窮得沒有辦法。端木賜不按常理經商,猜測行情(卻)常常都對。”
【解釋】孔子說:“顏回的學問道德已經接近完善了,卻常常生活貧困、一無所有;端木賜(子貢)不遵從天命,轉而經營商業,預測市場行情卻屢屢命中,家境富足。” 這一章展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選擇:顏回堅守精神追求,安貧樂道;子貢發揮商業天賦,成就物質富足。孔子并未否定任何一種,而是客觀呈現差異 ——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,關鍵是找到契合自身稟賦的道路,同時守住內心的底線與準則。

【原文】11.20 子張問善人之道。子曰:“不踐跡亦不入于室。”
【譯文】子張問善人應該如何做事。孔子說:“不踩著(先賢)的腳印走,道德學問就難以學得精深。”
【解釋】子張詢問 “善人” 的修行之道,孔子回答:“如果不沿著前人的足跡前行、不遵循既定的修行方法,就難以達到高深的境界(不入于室)。” 這里的 “踐跡” 并非盲從,而是指學習經典、借鑒先賢經驗的根基功夫。就像學手藝要從基本功練起,做人做事也需有可遵循的準則與方法,沒有根基的 “創新” 或 “隨性”,終究難以抵達更高的境界。

【原文】11.21 子曰:“論篤是與,君子者乎?色莊者乎?”
【譯文】孔子說:“言論篤實就予以贊許,(這些言論篤實的人)是真君子呢?還是表面裝出來的偽君子?”
【解釋】孔子提醒世人:“遇到言論篤實、看起來誠懇可信的人,就要留意了 —— 他是真正品德高尚的君子,還是只是表面莊重、故作姿態的偽善者?” 這是孔子的識人智慧:識人不能只看表面言行,更要透過外在觀察內心的真實品性。很多時候,言辭誠懇、態度莊重可能是偽裝,唯有長期觀察其言行一致、表里如一,才能看清一個人的本質。

總結語:
從點評弟子的個性差異,到對比兩種人生選擇,再到點撥修行之道與識人準則,這 4 章《論語》本質上是孔子在傳遞 “正視差異、夯實根基、辯證識人” 的智慧。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性情與稟賦,不必強求一致,卻需在認知自我中修正不足;修行與處世沒有捷徑,唯有腳踏實地、借鑒先賢,才能走得穩、走得遠;而識人看人,更要撥開表面的迷霧,關注言行一致的本質。兩千多年后的今天,這些智慧依然能幫我們在復雜的人際關系中保持清醒,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找準方向 —— 讀懂論語中的識人修己之道,方能在生活中行穩致遠。